一、发病原因:
黄脂肪病又称脂肪酸败中毒,是由于长期饲喂了脂肪氧化的鱼类、肉类或动物 油而引起的以全身脂肪变黄、脂肪肝、脂肪炎和脂肪液化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二、临床症状:
明显的是触摸腹股沟部有发硬的片状或条状的脂肪块。可视黏膜黄染,腹泻,粪便呈黄、白、绿等颜色,严重时排黑褐色稀粪。皮毛动物的黄脂肪病是皮毛动物较为常见的慢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诊断根据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量过大、体躯肥胖的动物极度消瘦、可视黏膜发黄、拉黏液性煤焦油样粪便,并伴有血尿和后肢麻痹等症状。结合剖检可见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脂肪黄染,皮下有胶样浸润,脂肪液化有水样物,肝脏变黄,质地极脆,表面粗糙,肾脂肪变性,呈淡黄色等症状可确诊本病。
三、诊断要点:
对饲喂的动物性饲料调查;大群食欲减退、排血便;公兽和食欲旺盛的发病率高;触诊时有脂肪硬块;剖检时脂肪和肝脏的特殊病变。
四、预防方法:
1.做好平时饲料营养配比中的预防工作,考虑日粮中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合理配比并注意饲料原料的多样性,防止饲料原料过于单一,适当控制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原料(如鱼以及副产品、大豆以及副产品等)的用量。
2.一旦确诊是本病后,应立即调整所使用的饲料。将饲料中的油脂、鱼(以及副产品)用量尽快的逐步减少,适当增加原料的种类。
3.注意往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维生素E),增加体内剩余脂肪氧化清除的能力。
4.添加维生素B4(氯化胆碱);提高肝脏利用脂肪酸的能力;防止脂肪在肝脏过多沉积而引发、并发肝炎和胆囊炎。
五、治疗方法:
1.严禁饲喂脂肪酸败的饲料;
2.在日粮中增加小麦芽、酵母、鱼肝油等,或添加含维生素E的饲料;
3.青霉素10~20万单位、维生素E1~2毫升,每日肌注1次,有一定效果。
①维生素E 水貂5~8毫克/只·天;狐狸、貉子25~50毫克/只·天。
②维生素B4水貂0.1~0.3克/只·天;狐狸、貉子0.5~2.0克/只·天;
大量实践证明:使用以上组方,大约3天左右,病群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