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8 14:42:34 |
(已经被浏览133次)
|
40多年来,我国水貂饲养业虽然几经周折,但无论饲养种类还是生产规模都有长足发展,水貂皮已成为大宗裘皮商品之一。从目前裘皮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水貂皮是国际裘皮市场的支柱,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市场对水貂皮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貂饲养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选择养殖项目的地域问题选择养殖项目时,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论证,一定要考虑本地区地理纬度、气候、地势、饲料来源、市场需求等各种条件。建场应以具备稳定的饲料来源为基础,养貂场最好建在沿海地区和肉类加工厂附近,或内地产鱼地区,因为饲养水貂需要大量的动物性饲料。北纬32度以南地区不要发展水貂、狐、貉等季节性换毛和繁殖的毛皮动物,这些地区即使能养,毛皮质量也将逐年下降,出现繁殖力降低、生产下滑等现象,饲养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建议这些地区发展狸獭、察鼠等水陆两栖毛皮动物。 二、提高质最迎接挑战; 种貂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档次。引种时必须到有种畜许可证的场去引种,原则上北貂南移,若南貂北移则生产效率会降低。要始终把种貂的质量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建立种貂系谱和生产记录,坚持每年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国外巨大的裘皮消费市场,给我国养貂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应看到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应取得裘皮或其它产品的标签认可;二是要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三是通过国际技术标准,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资格证;四是要有一个优质的名牌产品,这是站稳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要想实现产品国际化、标准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之处于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首先必须有优质产品,优质产品越多,主动权越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水貂养殖业的出路还在于优质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型系列产品的开发上,应广泛开展综合胜开发研究。开发新产品,不但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规模经营形成产业 目前,我国水貂养殖户有上千家,但区域分散、规模小,饲养种类单一,兽群质量差异很大。这种多而散的经营机制,不仅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且面对市场竞争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和长足发展的后劲。饲养场的经营管理必须以良好的种貂为基础,以优质饲料为条件,以先进的技术为后盾,以科学的管理为保障。同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根据水貂生产的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生产管理上,明确以6 月末群平均育成数和年末死亡率为数量考核指标;以年末皮张的毛绒品质、等级尺码为质量考核指标。 四、制定产品标准规范销售渠道 规范法制管理,遏制炒种,这是养殖业的老问题。各地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畜禽种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和确定各地种兽场,取缔非法营销种兽的行为,严防炒种、倒种等现象泛滥。 在毛皮销售方面,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和正规渠道,全是买卖双方协商、自由交易。这种一商一价、一场一价的随机成交方式,根本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原则,有时甚至还为劣质产品提供了市场,损害了优质产品生产场家的利益。现在有些劣质种兽之所以不能被彻底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它有所谓的“市场保护”。 现在不少地区的毛皮经销商基本是中间商,他们以赢利为目的,收购毛皮压级压价,转手倒卖则提级提价,从中渔利。应改革这种毛皮流通方式,取消毛皮流通领域中的中间环节,多采取定点拍卖或利用交易会、博览会等以合同方式销售,提倡公平竞争、以质论价的市场机制。毛皮及其成品销售,应有统一标准和正规渠道,保护场家和制裘企业的经济利益。摘自《特种毛皮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