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貂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1、目前饲料代谢能为200-250千卡。
2、放对:配种早期可以早饲之后放对,有的场规模比较大的早上先放对,配种后中午开始饲喂。不可强制性放对,不到旺情期的母貂强行配种,受配率会降低。不能频繁放对,不可以配完一次后,因不确定是否配好,又立即再次放对,造成水貂流产,最后产仔率降低。所以每次配种都应该仔细观察是否配上,不要过于频繁的反复配,而且浪费了公貂的配种能力。公貂在整个配种期一般可配12-15次,过于频繁,配种效果差。防止配种时咬伤和逃跑。
3、饲料:配种期采食量会下降。可以使用诱食的饲料原料,比如鸡蛋、牛奶、鸡肝,增加采食量才能保证精液品质。
4、饮水:保证充足饮水,尤其是公貂配种时饮水量大。
5、卫生:保证环境卫生,积粪需要清理,防止配种期间疾病的传染。
二、蓝狐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1、目前蓝狐饲料按照每千克体重供给40千卡代谢能,在配种期要达到50千卡。
2、配种期公狐体重一般在12-14kg,母狐体重一般控制在8.5-9.5kg。
3、由于近几年改良狐和原种狐数量增加,饲料的水平也应该及时调整,不能继续使用原来的本地狐标准。
4、蓝狐可消化蛋白水平在45-60g,可消化脂肪水平在15-24g。以适合不同体型大小的蓝狐的不同需求。
5、保证充足的光照,留种后放在阳面。
6、保证充足饮水,有的场会在料里增加饮水,把料做得稀一点。如果是喂鲜料、颗粒料的,必须要保证饮水。
7、有生理缺陷的狐狸不要留。原种狐纯繁二代里有的狐狸长得并不是特别好,但有的养殖户会因为它是纯繁二代就留种,会造成低劣基因在种群里通过繁殖而扩散。
8、做好体况鉴定和体况调整。经验不足的建议通过称重来保证体况。改良狐皮质松,从外观来鉴定容易出现误判。用触摸鉴定、目测鉴定来判定体况,则需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养殖经验。
9、外观体型相同的狐狸,初产狐会比经产狐重1-2斤。臀部曲线宽平、像鸡蛋大头的样子,体况比较合适,如果中间有凹陷,那就是体况过肥;如果像鸡蛋的小头,就是体况过瘦。
10、蓝狐中上等体况或者稍微胖一点,对繁殖影响不大。但是体况胖对银狐的影响就很大。
11、体况调整好后,尽量不要调整饲料水平。如果不得已原因必须调整某些原料的使用,需要调整整体配方,使营养水平不变。否则会影响后期发情的集中度。
12、蓝狐在配种期也会出现厌食,可以使用鲜鱼、鱼排、鸡蛋、牛奶、鸡肝。尽量少用内脏比较大鱼类。 青鱼、带鱼因为脂肪含量比较高,在饲料里的比例应控制好。
三、貉子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1、防止逃跑,公母比例可以1:4-5。
2、使用质量好的饲料,可在中午进行补饲鱼类、蛋类。
3、防治疾病的传播,在配种前后可使用一些抗生素防止交配时的感染。
4、配完的动物要与没配的分开,使用不同阶段的饲料进行饲喂。
5、及时淘汰配种能力差的公貉。